高教资讯 高教资讯 27 2024-06 中国教科院院长李永智:应审慎看待aigc的教育应用 1.在理性判断的前提下接触新技术《教育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很多教师还不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但对新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如何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少走弯路,从而赋能教学?李永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发展的时代,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形式、生产关系很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有学者预测,在2026年或一段时间后,一些工作岗位将... 26 2024-06 何谓拔尖创新人才?需要重新定义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更广义界定要想了解什么是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首先需要对何谓“拔尖创新人才”有所了解。近年来,学界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和外延仍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见解。在实践中,拔尖人才通常被窄化为具有卓越的学科学习能力的人,或者在学习上具有天赋的人,包括处在学校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的博士研究生,高校内部试点的各类学院、书院在读学生,以及高校、中... 25 2024-06 谢树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重点问题与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被赋予新的战略定位,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2023年,教育部推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战略先导力量。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 24 2024-06 善用“人工智能 ”为高等教育全面赋能——专访中国工程院院 士、同... 一、数智融合怎样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是智能化,结合了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让人类更加“聪明”。可以说,人工智能赋能所有人,无论贫富,都能从中受益。人工智能概念自提出至今,不到70年,但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它如惊涛骇浪般的冲击。关于人工智能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目前尚无确切答案。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赋能的必然性,以及它给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全面、深刻且长远的影响。首... 21 2024-06 阎光才:重新思考本科教育定位 一、学科与专业是本科教育的核心概念概括而言,学科不仅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而且表现为特定知识领域的人才规训制度,本科专业的建设则离不开指向社会特定职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通常而言,学科与专业间的关系体现为:专业一般有其明确的目标指向,对人才素养与能力结构提出具体要求,学科则是作为专业的知识与智力源头,以课程的供给、组织和实施来达成要求。因此,学科与专业并非对应关系,更不存在概念上的上下位... 20 2024-06 范先群:为建设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天,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19 2024-06 升级部属师大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 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 聚焦点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出台有何背景?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将如何开展?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为何出台?新时代呼唤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为何实施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其背后有着深远... 19 2024-06 郭福:打破壁垒 融通共育 立足信息特色培养新质人才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东北时提出,“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4年,全国两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一种新型、高质生产力的跃升。教育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先导。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也面对着如何培育适应支撑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扩... 每页 8 记录 总共 46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