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no filipino

郭福:打破壁垒 融通共育 立足信息特色培养新质人才-casino filipino

来源: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4-06-19   10

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东北时提出,“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4年,全国两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一种新型、高质生产力的跃升。教育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先导。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也面对着如何培育适应支撑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扩容新空间、增添新活力、培育新动能的重任。作为有八十余年工科人才培养历史的、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的探索思路是:以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为导向,以观念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为主线,秉持跨界思维、融汇思维,紧抓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关键要素,打造信息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应用型新质人才,书写好首都高校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革新培养观念,筑牢新质人才培养根基

新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塑造者和践行者,也是新模式的创造者、新产业的引领者、新领域的开拓者。其背后绝不仅仅是单向度的技能和专业体系,更重要的是健全的知识体系,探索开拓、辩证跨界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努力追求卓越的成长心态,还包括多元文化认同感、社会责任感等。打着深刻工业化时代烙印的标准化、同质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已不适配新质人才培养。据此背景,学校深刻把握新质人才内涵,从更新育人理念开始,赋予立德树人价值教育更丰富的内涵、更广阔的空间,筑牢新质人才培养的理念根基。

1.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抓住“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从生活、文化、课程、学科、阵地五个维度,创新打造大思政育人体系,让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渗透,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确保人才培养方向。

2.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实业救国、工业报国、信息强国”为内涵的教育报国精神为底色,系统凝练与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大学文化。以主体搬迁为契机,打造文化ip,推出文创产品,完善精神、制度、行为、环境等校园文化体系,建立与属地共长的大学文化范式,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相通,培养学生健全自信的文化人格。

3.树立大工程培养观。深刻理解工程教育和改革的跨界思维、交叉融合、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秉持“知识、能力、素养、人格”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全方位突破人才培养单方面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局限,强调人才培养中创新精神、道德伦理、知识体系、实践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融通性,推动科学、技术、人文相互融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

革新培养体系,强化新质人才培养特色

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逻辑起点。但在当前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背景下,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有关未来产业、新兴产业领域的问题已远超具体学科范畴。高校单纯以学科建设为逻辑起点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理念滞后、治理失序、资源不足、评价偏颇等困境和阻力,造成现实中人才培养学用脱节。因此,面向新质生产力,高校须更好地围绕产业链布局学科专业体系,促进教育和产业、创新的有效链接。实践中,学校围绕国家和首都发展战略一体化布局学科专业与创新体系,将学科专业体系链精准嵌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以及价值链,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适配度、耦合度。

1.全面优化学科布局,持续强化学科特色。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高精尖产业,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按照“分层突破,分类发展,精准发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建设思路,以新一轮博士点申报为契机,强化信息和国防特色,不断拓展学科深度、广度。申报并建设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点、“智能感知科学与工程”新兴交叉学科平台,以此为依托深度开展学科群共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育新的增长点。最终形成“学科领域—学科群—学科—专业”分层次有效支撑和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2.推动专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深化专业内涵。聚焦产业链、创新链需求,科学布局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持续以信息特色全面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带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国家、北京市产业需求打造了“信息 ”“智能等新工科一流专业建设组群,建设人工智能、智能感知、智能制造工程、智能交互设计等新兴专业,发展电子信息类、自动化、计算机类等优势专业,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引领、支撑、融合、脱节问题。

3.打破资源配置桎梏,保障人才培养需求。构建学科和学院、系部相统一,学科和基层组织相统一的责权利统一的赋权体系。强化学科专业统筹管理与一体化建设系统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的、动态可调的协同机制,将学科的资源集聚优势及时转化为专业教学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并将这种体系落实到招生、课程、师资、教育评价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打破资源配置桎梏,保障人才培养需求。

革新培养模式,深化新质人才培养机制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四链融合”在本质上是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各种创新要素可加快集聚,各链条、各环节的“卡点”“堵点”可以一体打通,从而助推加速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培养新质人才也要打破固有的高校负责培养和供给、企业负责使用和需求的思维惯性,秉持“跨界、融汇、创新”理念,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培养路径,推动高校、企业、政府不同主体在多链条、多体系互通互融中发挥优势,形成培养合力。

1.全面革新培养模式。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摆脱路径依赖,强化协同育人,探索建立了信息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科融通、本研贯通、校地联通、国际互通”的“三融三通”多元化人才培养新范式。开启“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强化“新型卓越班”现代产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现代产业发展和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建设未来数智产业学院,推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跨界培养。    

2.全面推动科教融汇。一方面,推动有组织科研,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深耕光电检测与智能感知、信息安全与智能计算等五大优势科研领域,深度融入首都“五子”联动新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培养与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紧密耦合关系,促进要素融合。依托国家级教学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构建“信息 5r”高水平创新实践平台,为开展研究型学习提供学习场景。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地,以培养智能感知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探索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路径。

3.全面推进产教融合。以智能及数字渗透、产教融合为主线,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新工科教育教学体系,将信息类行业头部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等全过程。同时,加强学校与政府部门、战略科技单位、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和联动,牵头成立全国半导体显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北京通州区共建“信创小镇”,聚焦大数据领域,促进“学科群”“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群”无缝对接,助推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深度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

推动组织变革,涵养新质人才培养生态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新质人才培养需要高等教育依据产业升级转变需求、知识生产模式迭代转型推动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也要秉持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和融合思维,推动教育组织结构升级构筑新的人才培养生态。学校紧盯三个变量,一体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各类资源要素整合融通,涵养新质人才育人生态。

1.紧盯组织变量,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推动权力重心向学院下移,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深化内部管理改革,重构流程体系,健全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通、执行有力的运转体系,推动组织结构与教育发展形态、社会治理形态更加耦合。

2.紧盯人才变量,提升人才保障。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强校,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立足学科引育人才,依据产业布局人才。以改革强竞争力,优化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标准,完善人才管理和评价机制,打破逢考必过,更加突出实绩、实效、实干导向。以服务强感召力,完善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支持教师成长成才,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营造适宜的土壤、和谐的氛围。

3.紧盯数字变量,强化智慧赋能。在学校层面强化数字化价值共识和战略规划,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一体化基层智治场景应用开发,全方位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让数智成为驱动组织和运行机制变革重塑的引领力量。全力发展数字教育,建设近二百间智慧教室,推动建构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当前,学校信息化应用覆盖率80%以上,为“以数治教、以数治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市级一流专业17个、信息类专业占比近70%6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6次获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连续四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评级a ,获奖次数均在北京市属高校排第一。毕业生薪酬稳居全国高校前40名。

从历史的长河看,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将不可避免地带动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告别传统奔赴新质未来。面对时代变革挑战,学校将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来审视办学各个环节,持续在育人观念上认识变化、在学科专业体系上适应变化、在培养模式上寻求变化、在组织体系上保障变化,确保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畅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交出“教育强国、高校何为”的优异答卷。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2024610


casino filipino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casino filipino的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您是本站第 1000 位访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