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科院院长李永智:应审慎看待aigc的教育应用-casino filipino
1.在理性判断的前提下接触新技术
《教育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很多教师还不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但对新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如何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少走弯路,从而赋能教学?
李永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发展的时代,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形式、生产关系很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有学者预测,在2026年或一段时间后,一些工作岗位将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而这类预测无疑会直接倒逼教育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与变革。因为,若人们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那时的社会需要,则会对教育产生质疑,甚至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面对新形势,一个重要前提是:我们应批判地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科学认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它对于教育的影响,需要教育各界进行深入研究。另外,这种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围绕新技术进行的一系列宣传,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很高成分的商业利益性质,我们要保持理性,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来看待它在教育中的运用。
我认为,目前的技术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系统、全面、准确地运用于教学当中,过度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微观环境中的应用,恐怕还为时尚早。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当前这种技术的局限性。例如,通过传统的互联网检索技术,我们能够查找真实存在的知识、新闻等信息,但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搜索的信息并不一定准确,甚至是虚假的。
相对于人类智慧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并没有关于“能力界限”的判断,对于无法回答的问题,它会依据概率给出答案,这些信息可能往往包含着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认知与初步应用。《百闻不如一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初接触》强调在理性判断的前提下与新技术相“接触”。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一些必要的图文故事或视频等内容,提升其教案的设计能力与教学组织能力,增强课堂互动性,从而提升育人效果,而不是把新技术作为一种主要教学手段。
《教育家》:百闻不如一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初接触》中提到,教育专用大模型将帮助学生从“死读书”转变为“活学活用”,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如何引领学生通过与其深度对话,实现高质量、有意义的学习?
李永智:教师须转变思路,引导学生去学习人工智能无法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较过去,可以在一些仅需要学生重复记忆就能掌握的知识上少花费一些精力,把更多时间用于更重要的思维与技能教学。这要求教师真正地做到从传统的“以教为主、以师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以生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培养学生提出真问题与建构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学生高阶的认知能力和复杂技能的组合应用能力,这两种能力正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就业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和“强人工智能”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增强未来国家建设者面对颠覆式技术进步的集体韧性。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素养,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增强向这项新技术提问的能力。一个人所提出问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与新技术交互过程中,最终生成答案的真实性和精准度。若在一开始就能够提出一个好问题,则意味着答案将更为精准地匹配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人工智能每次提供的答案里,寻找与最终目标有逻辑契合点的信息,从而逐渐深入,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真实准确的信息。
好的问题,应该使人工智能发现那些更本质、不受先验性因素所局限与影响的观点或结论。例如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发散的或有逻辑的提问方式,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得出某种历史推演,从而帮助学生感悟历史进程、认识历史规律,这种学习过程,相对于反复记忆一些基本的史事史论,更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理解历史的学习特征,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2.要有超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
《教育家》:当前,一些学生已经在自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但存在让其代写作业、沉溺于虚拟聊天等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理性处理与新技术之间的“人机关系”,避免出现产生依赖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李永智:学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当使用是需要特别加以防范的。如果学生过多地依赖它,可能会造成对自身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动力的惰化与损害。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卡尔在其著作《浅薄》中写道:“实验表明,正如通过躯体练习或精神练习可以让大脑新建或者加强神经回路一样,那些受到忽略的神经回路也会弱化或消解。”例如学生在写作文时,如果只是习惯于列出文章观点或结构,将其余步骤交给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久而久之很可能会造成长文本输出能力的丧失,不能独立完成撰写一篇文章。从本质上看,作为学生,如果要在未来社会中具有生存能力与竞争力,就需要有超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例如调用情感能力与跨学科知识撰写高质量的长文本;运用批判思维能力与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和同伴共同完成某个任务项目。
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与学校必须增强防范意识,担负监督与引导责任,对于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进行严格的管控。学校可以通过家校沟通平台渠道,向家长普及相关知识,介绍当今技术应用发展概况,培养规范使用新技术的观念。学校应及时组织开展教师培训等工作,引导教师正确看待新技术,提高数智育人能力。
《教育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智能学伴、智能教师(以下简称“机师”),这将对真实的师生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弱化师生关系?人师与“机师”应该怎样配合,从而更好发挥各自优势?
李永智:传统“以教为主、以师为主”的师生关系会被弱化甚至消失,同时新型的师生关系会逐渐建立。教师将越来越起到导师般的作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目标、科学的学习方法与高效的学习路径,提醒或约束他们形成自律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综合实践与社会体验提供情感支持,学生也会对教师更加理解与尊重。
人师与“机师”的关系与各自优势的发挥,主要涉及技术发展与伦理两个方面的问题。从技术上看,人师的优势主要在于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支持,教师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与塑造,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等。“机师”的优势在目前主要集中于知识的大量储备、近乎无**的计算和对解决问题范式的记忆,并且在交互过程中永远“耐心”且对待学生一致平等。但它对很多问题的解决,可能并不是一种生成式的能力产出,而是在训练当中形成的某种固定范式。虽然存在这种局限性,但是如果今后对它进行充分的训练,也许可以不断完善,例如对于一道数学题目的解法,经过充分训练的“机师”不仅可以把各种解法检索出来,还能从逻辑上解构出来,按步骤讲给学生听。
从伦理角度看,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未来我们是否会把“机师”看作具有人格的、平等的个体存在?尽管我们目前还无法看到“机师”在情感能力方面“成长”的可能性,但也许经过训练发展后的“机师”,可以对人产生某种情感或依赖。应该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看待,在不排斥未来技术发展的同时,站在更高的层面对待人与智能体的关系,这需要大家不断进行新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构思考。另外,在涉及人身安全或育人观念等问题上,比起在技术参数上全面“领先”于人的“机师”,我们或许仍然更信任人师。人师目前还不会被“机师”取代,应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对育人起到有力支撑。
3.为每个人提供最合适的教育
《教育家》: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作用,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新技术如何与专业机构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治疗相衔接?
李永智:我们应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这是一种“术”与“道”的关系。从“术”的方面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心理伙伴”,从而通过对话缓解学生的焦虑,解决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帮助他们提升认知。但这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机器对人的模仿更加逼真,有时学生无法分辨“心理伙伴”表达话语中的内在逻辑与道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从“道”的方面来看,学生是否出现心理问题,在于其成长过程中,三观是否得以正确建立。来自外界纷繁复杂的刺激与反馈,影响与塑造着他们的三观。由大量数据与算法训练得来的“心理伙伴”所具有的三观并不一定正确,甚至某些观念与主流相悖,因此存在误导学生成长的隐患。要本质地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勇敢面对人生困难,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另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医疗机构的结合,将对未来心理健康辅导与治疗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疗机构引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开展咨询与治疗服务,甚至能够将人工智能作为可信的“树洞”,这为家校社医协同育人新形式、新路径提供了可能性。
《教育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学习的空间等条件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是否会弱化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亲身体验?如何将新技术与真实体验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李永智:不论是通过课堂、实践或技术来掌握知识与技能,都是学习的形式之一,学习形式的改变不一定会弱化学生的真实体验。例如,在学生学习热带雨林气候的相关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知识、带领学生到当地亲身实践体验或采取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技术形式完成教学。就“让学生掌握关于热带雨林气候的知识”这一目标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沉浸式情景体验与学生到当地亲身实践相比,在效果上的差距,可能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相反,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还可能会强化学生的体验感。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条件到当地进行实践,即使身处热带雨林之中,也只能感受局部环境,而通过vr或ar等技术可以进行全景式体验。
对一些知识的学习而言,如果没有进行实践体验的必要,就无须过于强调与担心新技术的影响,我们在防范新技术可能弱化人与人之间交往和真实体验的同时,不要让它遮盖了一些优势,如新技术对于我们认知世界能力的延伸与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给教育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更加现代化的学习平等与成长平等。真正的教育优质均衡,并非让每个人花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的内容。以前有些地区过度强**学上的平均化,这对于一些学生可能未必公平。为每个人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是我们所追求的、更高层次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来源:《教育家》,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