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no filipino

林建华、王蓉等:“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高等教育研讨会”会议综述(二)-casino filipino

来源: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4-11-14   10

一、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冲击

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系系主任贾积有教授主持了第二场圆桌开放讨论,直面ai给高校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教育均衡等方面带来的冲击。讨论中,c9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校的教学和应用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致远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章俊良教授对ai的教学影响有着近距离的观察。他表示,ai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已经产生,教育生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疫情后学生的出勤率、对教师传授知识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在全球高校都呈下降趋势。一方面学生确实希望能够借由网络技术开展更个性化的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教学活动,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多是通过相互探讨、相互质证产生思维的碰撞。章教授认为未来大学要教的内容,一类是最基础的,尤其是一级学科的知识,如微积分、生物基础知识等,这是在大学期间不学,未来也很难静心学习的东西;另一类是创新的思维能力,在ai的辅助下,知识不再是科研创新的限制,那么能否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极限,去寻找新的边界,将成为帮助他们掌握未来的关键。

浙江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旸详细介绍了浙大多举措促进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经验。她表示浙大的人工智能教育有很好的基础,从2019年开始招收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21年和华东五校一起开设“ai x”微专业项目,截至目前全校各专业已经开设100多门人工智能课程。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最体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领域,浙大着手系统谋划。首先,加强顶层设计,邀请潘云鹤院士指导,成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构建分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第二,建设实践平台,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平台,以及与头部企业的合作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创建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建设ai微辅修,与2024级的培养方案中的交叉复合路径相结合,推动学生更深入体系化地掌握人工智能知识;第四,使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比如ai助教、英语学习助手等均已投入使用,学校出台了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开展ai辅助教学的实践探索。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教授首先强调了回归教育的目的,高校强调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而人的成长是多维度的,所以ai的进入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傅教授表示ai看似一个无所不能的教师,但实践证明,即便是对同样知识点的传授,能够深刻影响到学生的往往是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情感表达方式、人际交流能力等因素。同时,好的教师都善于引导,通过提问去塑造思维,这些是教育中更为重要的。在傅教授看来,年轻人尝试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大学一方面应该增加供给,给予相对定型的基础课程,并通过教师灵活的传输前沿讯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自己对未来的发展构想,给予引导,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探索。

在圆桌讨论的过程中,与会专家都涉及了ai应用的伦理和规范的话题,同时关注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并对技术的可控性开展了讨论。

二、人机共创的科研方法和学习路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邬大光教授主持了第三场主旨发言。

参与分享的第一位嘉宾是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人文中心主任陈跃红教授,他讲述了刚刚和chatgpt共同完成的论文《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与人文学科的未来》,陈跃红教授在其演讲中,分享了他人机共创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结合的观点和预测。

首先,陈教授强调了人工智能在人文学科研究中的潜力,尤其是通过人机共创的研究方法,即自然人作者设计研究框架,再由自然人作者与ai大模型chatgpt4交互问答,最终由自然人作者进行审定、追问和评点。这种方法允许研究人员利用ai的强大处理能力,以全新的方式探索人文学科的概念和范畴,以及其在全球和中国视角下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陈教授提出的讨论方式和追问路径,包括对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影响。他以鲁迅文学研究为例,展示了ai如何在文献研究中提供支持,以及ai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可能带来的优势和局限。

在讨论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研究的挑战时,陈教授不仅关注了ai带来的替代性挑战,也提出了对潜在危害的深刻洞察。他指出,尽管ai具有强大的文献处理能力和自主的看、听、说、读、写、翻译等能力,但人文学科面临的不仅是生存危机,更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陈教授的研究结论与基本判断表明,人工智能很可能引发人文学科概念的整体性改变,研究范式和方法也将随之变化。他预见,未来大学教育和学术体系将面临一次大变革,而大学本身也可能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因此,他呼吁教育者和学者们必须有所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变革。

最后,陈教授的发言概要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文学科研究者需要拥抱技术变革,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他认为,通过人机合作,人文学科可以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培养创新人才,并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实现学科的新生和发展。陈教授的发言不仅为人文学科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视角,也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思考。

三、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的发展方向

第三场开放讨论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文茗主持。郭教授承前启后,从知识图谱说起,引导与会各方从现象到本质探讨当今时代人文学科的价值和走向。郭教授表示gps的发明是无人驾驶的底层数据架构,知识图谱将为现代的学科交叉、知识创新带来新的架构。通过拆解和构建知识图谱,教科书的线性结构被打散,而采用较小的颗粒度裁剪知识,并以互联网的新的架构来灵活组织。因此,类似于地图之于交通,知识图谱将形成新型知识结构。随着对知识地图的研讨,问题的核心又回到林建华教授开篇提到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的概念。

北京师范大学吴金闪教授认为存在三个世界,分别是现实世界、概念世界、语言世界。概念世界,或称抽象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如对三角形概念的提取,人类用语言世界来表征这些概念。在近代科学发展后,人在三个世界里穿行,用概念世界对现实世界建模,表达成语言世界的对象。大语言模型(llm)目前只能在语言世界里游走,而不能进入现实世界。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启发:那种只能在语言世界里游走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传统学校背诵式的学习方式必将被取代;而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方式,即先在现实世界提炼概念,再到语言世界表述,再回到概念和现实世界验证和应用的方式,是人类应该学习的。人不应只学习概念,而应学会如何提取概念,如何构成思维方式。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明兴教授给出了新的观察。刘教授表示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框架来理解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特别重要。人的逻辑思维是在构建显性知识,但显性知识的增长会带来隐性知识更快速度的增长。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发生了不可预测的社会变革。刘教授提醒大家,在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的影响时,不能过于围绕显性知识打转,以免思维掉进显性知识的陷阱。事实上,机器是必须要先学会显性知识的,而人类学习隐性知识的速度远比学习显性知识要快。所以人有一个本能,不会被显性知识的霸权以及人工智能时代显性知识的话语权所遮蔽,人很快就会思考在所有变化的背后,那些控制人工智能的人,想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跟人打交道,并挖掘出背后的隐性知识。而人也将绕开机器,重新开始社会博弈。这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所有这些,将迅速颠覆掉传统学科,以及当今这代人所学到的知识体系,大部分的知识结构都会被淘汰。

回到高等教育和人文学科的讨论,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秋旺教授表示,在ai变革来临的时候,高校要有处变不惊的定力,高校有责任重构培养方案,重新应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适应市场变化,重新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通过今天的讨论,王教授相信未来教育的底层逻辑没有变,比如对数理化的掌握、语言的理解能力是必须的。同时思考如何应对变化,华东师大关于驾驭、提问、有效评价的三个方法是非常好的尝试,值得学习借鉴。

随着人类的认知进步,需要新的语言对世界重新建模,来表征这个动态变化的世界,人文学科面临新的挑战。南方科技大学陈跃红教授表示,知识的潜移默化和学科史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在古希腊时代和中国古代,当时的人文学科才是理工科,而那个时候的理工科是今天人文学科。

陈教授表示人文学科不会消减,并且它会超越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学科分割制度,建立起新的大文科。同时文科理科之间的界限会消解,人类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他对世界的发展充满信心,表示未来的大学可能包含最基础的学科,如物理学、数学等,加上人工智能、人文学科。当然人文学科需要蜕变,实现凤凰涅槃。

四、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话题

随着全天研讨的深入,与会代表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这场思想的碰撞中,他们不仅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忧虑与期待,还针对技术发展的具体路径、基础学科的角色以及人文学科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辩论。会场里充满着坦诚、自由的学术氛围,成果斐然。林建华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ai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文学科的进步。同时,他也提醒技术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和解决。

与会专家们普遍认为,尽管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已经到来,但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未改变。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人才,仍然是教育的核心。本次会议虽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的讨论,但从中也反映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未来,相关研究团队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对教育、社会乃至人类价值的深远影响,以确保技术进步能够服务于人类的共同利益。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



casino filipino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casino filipino的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您是本站第 1000 位访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