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no filipino

“八八战略”指引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变之路-casino filipino

来源: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3-12-20   10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八八战略”成功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浙江篇章”,推动浙江教育发生了精彩蝶变。资料显示,截至20235月,浙江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生数、教职工数明显增加,教育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超过99%,高校数量由68所增加到109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提高至66.3%;城乡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在0.27以内,为全国最低;科教兴省战略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高校汇聚了全省75%的“两院”院士和73%的“鲲鹏”级专家,主持获“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数量占全省总数80%[1]这为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教育强省建设的先行征程,塑造了教育制胜未来的竞争优势。

2023612日,浙江省委常委会在传达学习习 近平总书记对省委关于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情况报告的重要批示精神时提出,要深刻认识“八八战略”是省域发展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始终把“八八战略”作为省域发展的总纲领总遵循,深入落实到浙江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始终坚定方向不偏航、保持定力不动摇、接续奋斗不懈怠。[2]

由此可知,浙江要勇当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浙江强省之基,以教育之举促进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刻领悟“八八战略”彰显的思想伟力,牢牢把握“八八战略”蕴含的思维方式,坚定不移走好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变之路。

1.全局性战略之路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习 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坚持用全局性战略思维来审视时代大势、洞悉中国变化、谋划浙江发展,形成了以“八八战略”为总抓手,包括“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系列战略举措在内的全局性战略之路,为浙江大地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能。[3]全局性战略之路要求用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来审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总体趋势。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 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浙江的新征程,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势中来审视。

首先,浙江教育要对标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让它成为支撑和引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其次,浙江教育要对标“两个先行”要求,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储能、赋能和提能,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最后,浙江教育要对标“人民满意”期盼,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最高位置,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富特色的教育,保障每一个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一体化发展之路

 “八八战略”内含一体化发展之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布局一体化发展之路,省内与省外相结合的内外一体化发展之路,“山海协作”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之路,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它们为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力量。

在布局一体化发展之路方面,要坚持教育与科技、人才的一体推进,准确定位它们与浙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与供需规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形成教育打基础、科技搭平台、人才作支撑的一体发展格局[4]

在内外一体化发展之路方面,浙江教育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既要“走出去”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中西部等地区教育的交流合作,做好全省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又要“引进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全球高层次人才,推动“留学中国”品牌的建设发展,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在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方面,要发挥好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的牵引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政策窗口,深入实施“县中崛起”行动计划、山区海岛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学前教育发展第四轮行动计划、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等举措来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区域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3.变革性创新之路

作为解决浙江“成长的烦恼”的总纲领和总方略,“八八战略”聚焦“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变革性创新之路实现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指引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相统一。

在质量层面,浙江要把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努力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通过加快学前教育高标准普及普惠、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高中教育高起点多样特色、职业教育高层次贯通融合、高等教育高质量普及开放、终身教育高品质普惠共享等举措来推进[5]

在结构层面,一方面浙江教育要整体优化层次结构,加快基础教育的基点建设和高等教育的龙头建设,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浙江教育要系统设计布局结构,实现与国家战略布局同频共振,同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紧密结合,力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变量。

在规模层面,浙江需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量,尤其是集聚优质要素补齐补强高等教育短板,采取提质(多机制引进或新建一些高水平大学)与扩容(增加本科以上的教育资源)等超常举措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性跃升[6]

在效益层面,浙江教育要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率先实现普惠性人力资本的提升,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每个人创造更多可能性。

4.科学式调研之路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八八战略”就是通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得来的巨大宝藏,有效应对了浙江发展中“先天的不足”的问题,其中包含了系统的科学式调研之路,指引浙江教育中的调查研究需要瞄准调研方向、拓宽调研视野、改进调研方式、提高调研实效。

在瞄准调研方向方面,“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要围绕“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例如:如何更大力度建设教育强省,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何打造面向共同富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等。

在拓宽调研视野方面,不能就教育调研教育,要跳出浙江地区、教育行业、教育领域,既要加强与教育先进地区的调研互动交流,也要加强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其他行业领域的调研比照学习。

在改进调研方式方面,要在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调研的科学性和实效性。[7]

在提高调研实效方面,一定要深入到学生、教师、家长等微观个群和学校、社区、家庭等基层单位,摸清楚他们最为关心的真问题,找准确这些问题的源症结,继而深化研究并将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

作者简介:何志伟,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

来源:之江策


casino filipino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casino filipino的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您是本站第 1000 位访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