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亭:“人才”不能仅拔尖不创新-casino filipino
由于创新的重要性,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十分期待,从学生培养到教师成长都设有许多专门的项目计划等政策支持通道,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但是,创新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明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通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着力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里,探讨几个认识问题:
拔尖和创新是不同的概念。拔尖不等于创新,创新能通往拔尖;拔尖者中只有部分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中只有部分是拔尖创新人才;非拔尖者中也有创新人才。拔尖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比较,如考试、测量、评选等产生,比的标准不全在创新上;创新是事与事之间的比较,看事情做得是不是有创新性。事情是人做的,做出创新成就的人就是创新人才,做出突出创新成就的人才可谓是拔尖创新人才。
不创新就要“挨打”。科技革命带动着时代的“升维”变迁,发展中的落后者将招致领先者的“降维”打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过以蒸汽机、电气化为牵引技术的科技革命而由农业时代跨越到工业时代,经历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进入以人工智能为牵引技术的数字时代。在通往工业时代的“升维”变革中,我们曾经“挨过打”;在下一步迈向数字时代的变革中,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战胜挑战。所以,创新居于发展的核心地位。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链条创新。时代的“升维”之变是整体性跃迁,向自然空间渗透的智能数字空间正在缔造全新的世界,对创新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新领域的技术发展不再是逐步升级,而是直接地高维进阶。这需要全链条的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成果应用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解决问题就是创新。原来我们习惯已久的“跟踪、学习、理论、论文”型的发展模式需要向“自主、研发、实践、产品”型转变。高校必须接得住这种变化,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整体性变革。
教育要重视成长功能而弱化筛选功能。教育有着助人成长的功能和挑人筛选的功能,其中成长为主、筛选为辅。成长是一个过程,筛选可挑出不同,既然“不同”当然就可以“因材施教”或“重点培养”了,慢慢地,教育特别是教育评价就演变成了筛选工具。这其实就是“五唯”顽瘴痼疾的起源,我们不少的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其设计的初衷都很不错,可结果是把人筛选完后就功利性地固化了,标签贴了但创新没了。
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在创新。面对时代“升维”变迁、应对大国战略博弈,创新发展既是经济、也是政治、还是民生。无论在人才的培养阶段还是工作阶段,都应该把创新作为基本要素,对学生重视其创新思维能力、对教师关注其创新贡献实绩。创新在全领域、全链条发生,只有以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为标准衡量出的拔尖,才是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拔尖,我们要规避仅拔尖不创新的现象。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高等教育应对时代“升维”之变要做出的整体性变革。每所高校都有立足自身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的职责,社会各界需要共同营造拔尖创新人才争相涌现的制度环境。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202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