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no filipino

文雯、杨熙: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casino filipino

来源: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4-05-29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可以推动社会整体的现代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如何实现前瞻性、超越性发展,并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是高等教育研究界密切关注并深入探讨的重大学术和政策命题。

(一)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与发展方向

从历史发展维度看,根植于西方发展情境的现代化经验和模式在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主要来源于不同国家差异化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外部环境等。因此,新现代化理论认为,虽然现代化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但是不同文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可以是多样的。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以生产力的变革为根本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业化为主线,以市场全球化为支撑。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基于这五大特征进行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同时着重关注以下五个要点: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既立足本国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做到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推动共同富裕。

(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与独特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以创造性、终身性、多样性、国际化、普及化、科学性、个性化、法治化、数字化等为目标;以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等为理念;以区域现代化、组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为构成要素。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独特性包括后发外生、国家规划、综合知识学术演化逻辑和社会需要逻辑、从输入型现代化转向输出型现代化等。这些特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同时具有优势和劣势。如制度优势体现为受国家发展规划驱动,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价值优势体现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文化优势体现为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劣势在于需要同时面对发展的历时性任务与共时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取向

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需抓住培养现代化的人和服务社会发展需求两大核心,把握以下战略取向: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的创造主体是人,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将人口红利逐步转化为人才红利。高等教育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涵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人才培养中的社会性与个性相统一,在解决个体生存问题、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鼓励个体个性化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要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将高等教育的对象从适龄学习者向终身学习者延展。

以创新、协调战略为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应基于自身的生产性、数字化等特点,深入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共享战略为引领,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应加强公平性,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高等教育应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证招生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乡村产业升级;筑牢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等教育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大学文化、课程教学、高校管理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发展绿色科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过程中,重点关注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绿色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区。

以开放理念为引领,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同命运、共发展的现代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应以“平视”取向促进对外开放,明确三重国际视野:第一重,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合理借鉴他国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第二重,摆脱“西方中心论”,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构建中国的理论话语体系。第三重,以高水平国际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8期,2024429


casino filipino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casino filipino的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您是本站第 1000 位访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