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与实践导向-casino filipino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导向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校地协同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整体效能构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与实践导向。
1.坚持目标导向,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正迎来突破性发展时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正在加速推进,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基础研究还相对薄弱、原创性引领性成果还较为欠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通过有组织科研,加强高水平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努力破解我国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2.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校企协同和产学研深度融合
教育强国建设要求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高校应成为开放的、与经济和产业耦合互动的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当前,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特别是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转型的趋势,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高校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高校科研供给侧与企业创新主体需求侧对接不紧密,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等问题。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应对新变革,高校应强化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联动,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行业、产业发展急需,及时调整学科结构,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深化产教融合、以技术转移为纽带推动“四链”融合,构建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互动共生、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解决供需“两张皮”的问题。
3.坚持结果导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整体效能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高校源头创新的重大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重授权轻转化”,转化率低、质效不高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问题,困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依然没有打通。高校要强化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赋权机制改革创新,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等,激活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动力,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优化路径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融合发展,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才能推动科技成果高效优质转化,助力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
1.聚焦内涵发展,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
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以重大使命型需求场景为牵引,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投入,针对国家急需和国家重大战略,前瞻布局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领域,集聚科研资源推进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提升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水平,着力解决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大科技攻关,从解决行业企业关键“卡脖子”技术出发,增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开展“有目标、有组织、有导向”的科研攻关,推进有组织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打通科研攻关和产业应用链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高质量源头支撑。青岛科技大学深度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升级,研发的eve液体黄金,克服了液相混炼技术难点,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属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是世界首创合成橡胶湿法混炼技术,是典型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
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原创性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要聚焦科学技术前沿,推进重大基础研究设施建设与重大科学发现紧密结合,着力构建涵盖“科学前沿—战略高技术—工程产业化”整个创新链的科技创新平台,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平台,大力促进要素融合,提升创新效率。
培育一流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要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同时,完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容错免责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坚持特色发展,明晰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靶向性
强化前瞻性学科发展。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流学科引领、高峰学科林立、基础与特色学科交叉支撑的特色学科“雁阵”,发挥一流学科及相关学科群特色优势,引导传统学科向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转型升级,通过加强前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建设,挖掘学科增长点,提升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适切性。青岛科技大学面向国家加快“双一流”建设战略任务,加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分类建设,构建“雁阵式”学科发展体系,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不断推进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成功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
强化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以特色学科为先导开展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成果转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强化项目、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建立“前沿探索—基础研究—集中攻关”的多层次科研体系,形成“科技—工程—产业”的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发展格局,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提供可持续、成系统的保障。
3.坚持融合发展,把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要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围绕产业链核心环节开展有组织的合作研究,整合内外部资源,推进政产学研用跨界融合,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紧密协同的科技创新联合体,推动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协同。青岛科技大学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着力打造“青科大模式”升级版,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促进委员会,下设技术转移办公室,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大企业协同创新工作组、校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四大服务模块,各模块聚力创新协同工作,较好实现了政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特色生态圈。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产业链”支撑行业发展的典范。2022年以来,学校与国内化工头部企业围绕锂电池电解液、特种橡胶和绿色医药中间体“卡脖子”技术一次签订11亿元科研合作项目。截至目前,青岛科技大学通过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达到9家。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高校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优化机构平台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攻关、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专利申请前评估及转化激励等相关机制,构建“先赋权后转化”的新型科研成果转化路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研发、量产和市场之间的堵点,加快引育高素质技术经理人,推动服务模式全面革新,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青岛科技大学通过设立“产业教授”等职称类型,激发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探索“讲席教授”等引才渠道,打造一支编制在学校、转化在企业、学术创新在两端的人才队伍;设置技术经纪人等指导服务岗位,为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保驾护航;协同推进学科性公司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的好路子。
建设成果转化专业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驻区、驻企、驻园创新平台,推动高校优秀学科、团队和实验室下沉到产业一线,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紧密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协同攻关、深度融合。同时,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推广,打造一批可体验、可互动、可示范的科技成果应用样板,使之形成更广泛、更显著的辐射效应和价值效益。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7期,2024年4月28日,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