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校长谈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casino filipino
上海顺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高等教育统筹,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并于2018年在全国较早开展了高校分类评价工作。经过5年多的努力,上海的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已经构建形成,各显所长的高校分类评价模式已初步健全,有效促进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评价的目标不是排行榜,而在推动高校从“一列纵队”向“四列纵队”发展,即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的高校。其中“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人才为重点,“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人才。目前上海市62所高校中,学术研究型高校有13所,应用研究型高校有10所,应用技术型高校有17所,应用技能型高校有22所。本文整理了上海市各大高校校长近年来对高校分类评价实施与办学的讨论,能够看出,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在促进高校找准定位、凸显特色、科学发展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01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
同济大学按照分类评价有关要求,认真研究分类评价中学术研究型大学相关内涵与特征,积极探索符合国家与区域需求、适合学校自身的发展道路。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2018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与发展定位。并按照上海市分类评价有关要求,逐一对照分类评价中各类指标的内涵与价值导向要求,认真落实,并与学校的一流大学建设紧密结合,以创新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分类管理之后,同济确立了发展理念“优秀学生的向往地,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全球尖端人才(学术大师)的聚集地;前沿科学探索、重大科技发现、重大技术发明的原创地”。并将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包括分类评价在内的各项评价改革,培养一流的人才,实现一流的创新,作出一流的贡献,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02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陆靖
对于大学来说,办学定位非常重要,学校在这方面也曾有过摇摆。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的学校。如果评价的尺子不合适,那这样的学校“绝招”就使不出来。分类评价为学校表达办学特色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在高校分类评价指引下,学校立足航运物流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产业链需求,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学科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排名中,上海海事大学在港航物流学科领域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对标“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学校坚持强化海事特色与实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在分类评价的引领下,学校一方面总结自身特色亮点,长线布局学校未来发展;另一方面,建立校内分类评价工作机制,调整优化资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航运、物流、海洋等领域的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更加凸显,为交通强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更多实质性贡献。
0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
作为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近年来以分类评价工作为契机,通过深刻领会分类评价的目标引领,科学分析评价指标内涵,实现以评促建,学校办学特色显现,发展成效显著。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和“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办学特色;坚持“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理念;坚持“分类发展、人人出彩”的人才发展理念;坚持“特色引领、整体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学校先后入选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重点建设单位、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事业单位;连续两年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位居“应用技术类”第一。总之,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治理,分类评价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应用技术大学优化发展重点和特色定位,推动学校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提高办学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有效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办学绩效,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04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院长叶银忠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自2016年合并组建以来,在基本完成学校合并融合任务后,即全力聚焦内涵式发展。其间恰逢上海实施高校分类评价,对我校形成了良性和积极的评价导向。三年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逐年提升,分类评价结果逐年进步,继续保持在应用技能型高校第一梯队。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准确把握了分类评价的精髓是引导学校明确办学定位,走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因此,学校持续深入探索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以分类评价助力“夯基础、补短板、强队伍、扬特色、促发展”。分类评价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以“社会服务”这一评价指标为例,上海的评价方案对“学术研究型”高校着重看技术转移情况和决策咨询报告被采纳数,而对“应用技能型”高校评价的是转化科技成果情况和社会培训情况,还可以自选权重。近年来,上海城建职院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为重点,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增强对行业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横向合同经费从2017年的不足80万元跃升至2020年的近900万元。
05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吴韬
学校党政班子高度重视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要求各责任部门加强分工合作和团结协作,学习应用技术型高校分类评价第一方阵高校的经验做法,提升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和全面性,高质量完成高校分类评价年度各项数据采集与材料撰写,推动此项工作充分融入学校各个环节。在我校实际参加评价的31个指标中,发展规划水平、生师比、企业兼职教师占比、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精品教材数、生源质量5个指标均在全市排名第一。学校也将认真对照指标内涵和评价结果分析报告,查摆问题,对下降幅度较大、提升幅度较小以及多年来未进步的指标,认真分析,研究完善、优化举措,进一步缩短短板、拉长长板,充分挖掘和凝练办学特色,争取更好成绩,取得更大进步。分类评价关系到学校的招生指标、资源配置,对学校未来发展十分重要。新的学期,学校在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中增加教学建设工作量,也是希望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中。2023年,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要团结协作一盘棋,围绕分类评价的指标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06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执行董事长李进、校长郑方贤
执行董事长李进就学校的分类评价工作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指导意见:一是咬定目标建设不放松,要明确学校定位、充分意识到高校分类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与学校声誉和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二是对照报表口径,统筹报送,各学院、职能部门要按照合格评估的基本条件进行报送。三是根据分类评价数据的状况,固长补短,要按照职能条线和学院条线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固长补短方案。校长赵坚表示高校分类评价引导学校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各学院配合做好高校分类评价工作,提炼我校办学特色。二要监控数据动态变化,分析数据,弥补短板。三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填报数据过程中科研处与各学院加强协调沟通,共同做好我校的分类评价工作。
07 上海立达学院校长黄亚钧、常务副校长蔡中奇
校长黄亚钧部署《上海立达学院分类评价研讨活动实施方案》。他指出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分类评价工作,各部门、各学院要精心组织、全员参与、深刻理解、注重实效;围绕分类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分析学校上一年度分类评价结果,深入查找问题;梳理和解读现有指标,明确任务分工;充分挖掘评价结果价值,努力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常务副校长蔡中奇介绍了近几年学校分类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他强调,分类评价关系到学校的招生指标、资源配置,对学校未来发展十分重要。新的学期,学校在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中增加教学建设工作量,也是希望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中。2023年,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要团结协作一盘棋,围绕分类评价的指标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08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赵坚
校长赵坚表示要通过结合党委和学校年初的目标,考核围绕学校重点工作——职教本科建设开展。他强调,一是要形成考核工作的统一认识,年度考核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有非常强烈的目标导向和激励价值,要从理念上加强理解。二是考核指标体系以分类评价作为主要考核目标,结合职业本科、部门特色工作,形成一套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工作属性、工作目标分层分级赋权重。三是年度考核根据公平合理的程序,得出考核结果,并有一定的结果使用性。四是减轻数据填报压力,统一数据出口,尽量做到无感知数据采集。
0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正一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自2018年实施以来,交大医学院予以了高度重视,由院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工作组组长,由院办和学科规划处共同组织,全院合力做好数据采集和文本上报工作,在综合评价和效益评价方面均稳居同类高校前列。用好评价指挥棒,树好发展风向标,通过强化分类评价结果的应用,医学院精确把握分类指标体系的内涵,及时把握指标背后的政策导向,将分类发展、指标牵引等理念逐步融入到了学校的“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规划中,推动了学院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从2021年开始,学科规划处牵头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步情况纳入了管理部门年度考核,促进各管理部门对标对表、完善各项工作。2022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开始之前,医学院已经提前开展指标摸底和梳理,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吴正一也介绍了医学院教育评价研究基地的研究进展,对基地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来源:刘思雯,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